首页>科技研发>Omron Story > 【行业首创】将AI直接搭载于机械控制器而非云端

【行业首创】将AI直接搭载于机械控制器而非云端


走向“利用AI技术不断发展的未来工厂”



“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功能,节省人力,消灭不合格产品”
这是所有制造业从业者心中的理想工厂。为了支持产品制造现场在未来实现这一梦想,欧姆龙在行业中首次开发出使用AI进行实时控制的“搭载AI的机械自动化控制器”。

通过AI与控制的融合改变产品制造的未来

这一行业首创的“搭载AI的机械自动化控制器”将控制生产线和装置的PLC(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功能与AI相融合,实现了实时控制。该控制器可通过将熟练技能人员的直觉、经验等隐性知识显性化,超高速、高精度地检测出装置“与平时不同”的异常状态,将瞬间发生的质量不合格及设备停转等问题防患于未然。 这一行业首创的开发项目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



开发实时AI和控制相融合的搭载AI的机械自动化控制器



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控制器上直接搭载AI”

搭载AI的机械自动化控制器的开发工作启动于2016年4月。

“那时真是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前路多舛。”(笠井)

担任搭载AI的机械自动化控制器产品经理的笠井贵光边回忆当时的情景,边向我们娓娓道来。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不停机、大限度发挥性能、不生产次品的“人机协同发展的未来工厂”。

“我们首先思考的是,应该从哪里着手。”(川之上)
川之上真辅也是参与本次项目开发的一员。他们首先着手的工作就是,定义该项目中 “AI是什么”,并讨论将AI搭载在哪里最为合适。

“最近经常听到的图像识别、声音识别等技术,都是将AI引擎搭载在云端上。但是,我们没有选择这种方式,而是决定将AI引擎搭载在位于生产现场装置层的控制器上。”(笠井)

将AI搭载于装置层。

这一决定的目的很明确。
例如,虽然智能手机的声音识别是使用云功能,但不会有人在使用中感受到输出信息的延迟,其原因在于交互的信息量极少。而在生产现场,信息量多种多样且规模庞大,是个争分夺秒的世界。因此将数据上传到云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在AI=云搭载这一先入为主的观念下,我们多次被质疑‘不搭载在云端吗?’ 但是云有云的优点,装置层有装置层的好处。为了让大家理解其价值所在,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同时,还需要让生产现场的工人操作起来简单便捷,难度非常高。”(鹤田)


从左到右:见置孝昌、川之上真辅、鹤田浩辅、笠井贵光



对欧姆龙的期待和信任支撑着成员的信念

这是个没有先例的产品。在决定方向后,仍从四面八方飞来反对意见,例如“做传感器出身的欧姆龙能做得到吗”“生产现场的工人能用好搭载AI的控制器吗”等等不一而足。据说当时一起参与项目的客户与合作机构的成员们也发出了同样的质疑。“于是我反问他们,‘既然如此反对,为什么还打算与我们合作?’”(笠井)

他们的回答是,“像欧姆龙这样紧贴生产现场且坚持到底的公司,已经没有第二家了。” 这样的回答展现了对方是多么看重欧姆龙的技术和知识,还包含了欧姆龙在真诚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所累积起来的来自外界的期待与信任。

“我们不能被AI和物联网(IoT)这样的热门关键词冲昏头脑。必须使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笠井)

为了向生产现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以笠井为核心的成员们认为需要加深与共创机构工程师们的共鸣,因此每周与他们进行2、3次的头脑风暴,一做就是好几个月。
也许是笠井他们的热情感染了共创机构,不久对方的态度变得非常积极,提出“验证方面我们会做好一切准备,咱们一起挑战吧”。多方机构齐心协力,开始面向史无前例的挑战共同前进。

“如果说有另一个转机的话,要数在验证中使用了包装机的实机,多亏这一举措,开发的速度得到了明显提升。虽然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尝试与挫折,但在不知不觉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困扰大型厂商的课题都可以用这台包装机实证的技术进行解决。”(见置)


搭载AI的机械自动化控制器 实现生产现场智能化



欧姆龙产品制造的未来目标

对于零起点和行业首创,笠井他们如是说道:
“最重要的是我们生产制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生产制造出现衰退,那么人类的生活也会衰退,所以我们是为了丰富人类生活进行制造的。我们的目的不是制造世界第一的产品,而是描绘未来蓝图,创造社会需求。”(笠井)

与共创机构携手,集结公司内部的真知灼见,从外部弥补不足之处。用语言表述起来虽然很简单,但其根本是“坚决完成项目”的坚定决心与信念。搭载AI的机械自动化控制器今后也将进一步进化,不断为制造业创造出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