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教室 |
 电子技能培训室 |
 阳光之家 |
 康复中心 |
 揭牌仪式 |
本着一贯秉承的社会责任,遵循“回报社会、实践企业社会责任,创造社会需求”的企业理念,欧姆龙公司一直积极为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做着贡献,。公司于2005年9月13日在上海召开的首次海外集团董事会议上一致决定在中国大陆6家生产工厂中积极雇用残障人士,到2008年3月至,目标达到或超过中国国家法定比例。此外,在中国大陆欧姆龙生产工厂所在地区,从05年开始连续3年向工厂当地福利机构捐助300万元人民币的善款,用于残疾人上岗培训。希望能够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帮助残障人士更好地参与社会。2005年将第一笔善款100万人民币捐赠给上海市浦东新区残疾人联合会,用于购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金桥地区)的阳光之家残疾人职训基地职业上岗培训所需的设备器材等。包括电脑,电子培训设备,文化培训设备,各类技能培训设施,以及残疾人生活,康复设施。
在第十六个“全国助残日”之际,该培训中心于2006年5月19日正式揭牌投入使用。浦东新区的残疾人士能够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力争就近在金桥等经济开发区获得就业机会,象健全人一样,用自己的力量获得劳动的机会,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
该基地的成立,不仅体现了“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这一主题,也体现了欧姆龙在重视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发展同时,也把公益性事业视做与企业同步发展的工作,力求通过企业的业务领域与社会领域,作为中国的企业,为中国社会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资料: (1)关于欧姆龙欧姆龙株式会社是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掌握着世界领先的传感与控制核心技术。自1933年创业至今的70年中,通过不断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公司全球业务遍及3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25,000名员工;产品品种达几十万种,涉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社会公共系统以及健康医疗设备等广泛领域。
欧姆龙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30年前。1991年在大连设立了第一家生产健康的医疗设备的工厂??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1994年作为第一家日本电子企业,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成立投资性公司??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目前,中国欧姆龙已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物流和集中采购于一体的全方位管理体制,员工已达近8000人,对华投资总额逾2亿美元。
公司制定“换档提速”战略,即2004?2006年在华追加总投资300亿日元,到2007年在华销售额增至13.3亿美元。在事业不断扩大的同时,欧姆龙积极开展社会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例如:在华生产工厂积极雇佣残疾人士,到2008年3月前目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法定比例,并且,为了残疾人士更好地参与社会,欧姆龙向福利机构捐款300万元等。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欧姆龙愿与中国的相关机构协同创造,加大本土化进程,在中国社会发展做贡献。 (2)关于欧姆龙在华企业市民活动:欧姆龙于1996年至2000年出资5,000万日元,与原中国国家教育部合作设立了“欧姆龙中国教育基金“,为中国培养产业技术人才。
1998年前后,欧姆龙曾数次与原中国国家机械部合作,通过举办讲习班及到日本欧姆龙实地考察等形式,向中国国有企业的相关人员介绍了自己在“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2000年,欧姆龙出资制作了《中国手语教材VCD》,为正常人学习手语提供了教材。
欧姆龙还向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共计30余所有实力的自动化类(系)院校捐赠包括欧姆龙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核心产品PLC、传感器等尖端技术设备的“欧姆龙实验室“,为学校的教学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并随设备一同捐赠的还有欧姆龙公司提供的奖教学金。
欧姆龙公司把企业创立日的5月10日定为“企业市民活动日“。每年的这一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欧姆龙大家庭里的25,000个成员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体现企业应对社会付出的关爱。 (3)关于欧姆龙太阳工厂: “虽然身体有残疾,并不阻碍工作,给予工作比同情更重要”
依照此格言,欧姆龙与社会福利法人机构“太阳之家”合作,于1972年大分县开办了日本第一家福利工厂。1986年,“欧姆龙京都太阳”诞生在京都市。在两家里,一切的设施都是为残疾工人设计,从流水线到特制的ATM机,这里实现了真正“无障碍”。工人们通过恰当的职业培训,刻苦的钻研不但掌握了熟练的技巧,更找到发挥自身才能的场所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并取得了ISO9001, ISO14001, OHSAS18001等资格认证。“欧姆龙太阳”虽然是福利工厂,但是,通过工人们的自身努力,同其他欧姆龙工厂一样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环保与安全的高精尖的电子产品。